2010年
一对皇家景泰蓝香炉
制作于清朝雍正年间
被拍卖了1.295亿港元
打破了珐琅质器皿国际拍卖价格的记录
外模成型
线条装饰
上色
珐琅化
这些美丽的工艺品被称为景泰蓝
这种艺术形式包含传统的中国铸铜工艺
烧瓷
水墨画
和用西方累丝珐琅技术的镌刻
它已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
明代是御用监
到清代是造办处
他们为皇家服务 不记工本
所以说这种工艺才保留传承下来
他们把线条镶嵌到盖碗型的花瓶上
其设计包括一些吉祥寓意的图案
比如蝙蝠
是长寿的标志
白色的仙鹤和桃
代表长寿
对一个图案
要采用两小片铜线
先用镊子来卷铜线
把它左右弯曲成一个图案
然后用白芨胶把弯曲的铜线粘贴到铜瓶体上形成生动的图案
这里的主题图案是一只白鹤琢吃一只代表长寿的梨子
代表了长长久久的幸福和长寿
这个瓶子并不大
但需要至少10位匠人通常三到四个月才能完成
景泰蓝制作从设计开始一共有六道大的工序
首先得有一个设计
制胎
织上线条
填入颜料
磨光
镀金
颜料填充是制作景泰蓝最为关键的步骤
要从多于三千种的颜料中来选择合适的色彩
四位工匠来回不断地在同一片区域填充颜料来制作图案
保证图案既精细又生动
在烧之前绝对不能碰瓶体 一碰刚才的工作就全掉下来
填好颜料以后 要把瓶体放到六七百度火炉中烧制
直到釉料颗粒融化 和铜丝铜胎非常结实地结合到一起
一件作品要反复几百次的工序 不分日夜
由几十个艺人手工完成
像凤凰一样 景泰蓝从火焰中涅槃
显现出独特的美丽
在明代和清代
景泰蓝以精巧的工艺占据世界领先水平
它被用商船出口到海外国家
而且对国外的珐琅制品的手工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和日本的珐琅工艺品
过去 一对40寸左右的花瓶
在中国历史上
景泰蓝被用作国家级礼物
至今也没有停止创新
可以用来做各种器物
从大容器到小茶壶
花瓶 灯具 手表 钟
这种老式的手工制品也在与时俱进
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创新
从未停止 被不断普及扩展
景泰蓝用于室内装饰
现代有很多对景泰蓝的创新
和传统的架构相结合
2014年 景泰蓝装饰
在APEC会议上光彩夺目 为会议争光添彩
